社交網絡需要底線
雷池不可越,底線不可逾,有了正常的網絡傳播秩序,才能真正滿足、持續(xù)滿足網民們的互動需求。
國家互聯(lián)網信息辦公室昨天召開新聞發(fā)布會,發(fā)布《即時通訊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(fā)展管理暫行規(guī)定》,要求即時通信工具使用者須“后臺實名”,并承諾遵守法律法規(guī)、社會主義制度、國家利益、公民合法權益、公共秩序、社會道德風尚和信息真實性等“七條底線”。
所謂的即時通訊工具,指的就是微信、QQ等知名的社交網絡工具。說是工具,但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成了我們社交生活的主宰。誰沒在清晨坐在馬桶上刷過微博,誰沒在臨睡前念念不忘地把玩著手機,一遍又一遍地看著朋友圈有啥新消息、新情況?QQ時代,你不知道坐在電腦那頭跟你聊天的是人還是狗;微博時代,仰望星空,你可以看到眾多大V們在指點江山,激揚文字;微信時代,朋友們都被圈起來了,圈里總有人時不時地出來走兩步,曬曬她的早午晚餐,端上幾碗貌似可口的心靈雞湯,然后煞有介事地轉一些國家大事、黑幕內幕。
社交網絡的進步首先是一種技術的進步。技術的進步意味著社會的進步,但并不一定意味著人性的進步、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進步。社交網絡讓世界變得扁平,讓信息傳播減少了大量的時間成本,讓人際溝通克服了空間上的距離,使人際交往變得廣泛而緊密——至少看上去廣泛而緊密。更重大的意義在于,人人都有了一個麥克風,人人都有了發(fā)聲的空間和權利,這使得在我們這個時代,公共事件參與討論的規(guī)模和被討論的深度都超過以往。很多事情再也瞞不住、捂不了。但是這些進步背后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噪音。
比如微博,林子大了,什么鳥都有。一些大V缺乏社會責任感,大肆造謠,炒作成風,為了一己私利,毫無底線,著名大V秦火火直言,造謠就是為了“享受被追捧的滋味”;一些人在微博上隔空罵戰(zhàn),屢曝粗口,有了隨意說話的權利后,屁股容易指揮腦袋,情緒常常戰(zhàn)勝理智。再拿微信來說,那些轉來轉去、有著高額點擊的信息有多少是真實的、經過核實的呢?有多少是科學的、經得起實踐檢驗的呢?這些社交工具倒是成了一些別有用心者的牟利手段。這次云南魯?shù)榭h發(fā)生地震后,一條“為災區(qū)祈?!钡逆溄釉谂笥讶锪鱾髌饋?。只要輸入個人信息,將在朋友圈里顯示出一條鏈接:“我叫××,我來自××,我是第××位為災區(qū)祈福的人”。根據(jù)鏈接頁面上的信息顯示,至少有超過5000萬人參與。沒想到這個所謂的“祈福鏈接”實際上是一個廣告鏈接,而且還誘導網友下載軟件,從而獲取網友的通訊錄。
任何新事物誕生的初期需要的是一個自由發(fā)展的空間,但一味的野蠻生長而不加制約也不行。2003年,面向青少年和青年群體的社交網絡工具MySpace上線,它再一次刷新了社交網絡的成長速度:一個月注冊量突破100萬??墒荕ySpace 發(fā)展到后來,涉黃和無謂謾罵逐漸增多,管理者不加規(guī)范,以致難以擴大用戶,最終被出售。社交網絡雖是虛擬空間,也不能脫離整個社會的秩序、規(guī)范,能夠有序、有理性地交流,這個網絡才有存在的價值。
中國擁有全球最龐大的社交媒體用戶群,這些用戶發(fā)出的聲音是龐大的,可貴的,但如果失去了法律與道德的底線,這些聲音也是嘈雜的,可怕的。無論是7條底線也好,后臺實名也好,在不影響社交網絡隱私權的前提下,都是對龐雜的社交網絡工具的有益規(guī)范。雷池不可越,底線不可逾,有了正常的網絡傳播秩序,才能真正滿足、持續(xù)滿足網民們的互動需求。
來源:錢江晚報
作者:董碧輝
原創(chuàng)文章,作者:杜晟燁,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m.qyysmy.cn/blog/archives/92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