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州2019年5月23日 /美通社/ -- 近期,臺灣商業(yè)財經(jīng)媒體《商周》對山青花燃近日推出收藏級生茶 -- “磅礴”進行了重點報道,以下是報道原文。
近年來,不斷在拍賣市場創(chuàng)下天價的普洱茶,一如法國葡萄酒,越藏越有價值,因而成為許多藏家趨之若鶩的新標的;然而,普洱茶買茶的細節(jié)繁瑣,一般人不容易掌握,加上外包裝復制容易,易發(fā)生名不符實的狀況……被炒作的市場反而拉開了普洱茶喜好者接觸好茶的距離。
有鑒于此,山青花燃在創(chuàng)辦人李鈺的堅持下,回歸到茶本身,挑好原料,用心做茶,并于近日推出收藏級生茶 -- “磅礴”,以陳年的老班章為主料,不僅再創(chuàng)收藏價值,也讓臺灣藏家得以品鑒珍稀好茶。
普洱就如同紅酒般深蘊著生命力,其工藝性、制造、品飲、產(chǎn)區(qū)及越陳越香等特性成就了普洱茶難以言喻的魅力,也使得普洱茶在收藏市場水漲船高,成為近來的藏家新寵。然而普洱的學問很深,茶樹依樹齡有分為大樹、小樹,也有臺地茶,即便是古樹普洱也因產(chǎn)區(qū)有高下之別,并非古樹就好。
普洱茶復興 臺灣位居關鍵
談及普洱的崛起,有著超乎外貌的喝茶資歷,從小就愛喝茶、山青花燃創(chuàng)辦人李鈺娓娓分享著歷程,“普洱,是庶民品茶經(jīng)常揀選的中國茶,其價錢落差很大,從十元八元的茶樓茶錢,到上百萬元的茶餅都有。在香港的茶樓,處處可見普洱茶,顯示喝普洱早是生活的一部份,隨著香港貿(mào)易樞紐的擴散,使得大量老茶移轉(zhuǎn)臺灣,反被愛好者挖掘出其獨特的內(nèi)蘊,可以說,普洱茶的收藏及品鑒,臺灣位居于關鍵之位。”
“事實上,在普洱茶全面復興的二十多年中,臺灣一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,除了普洱茶復興的起源就是源自臺灣茶圈,就如同李鈺所說,來到臺灣的老茶,被挖掘出普洱‘越陳越香’的核心價值觀,隨后引發(fā)普洱老茶的稀缺熱潮,蔓延整個中國大陸。”擔任山青花燃品牌顧問的謝禎舜補充。
遵從風土個性 成就鮮明好茶
盡管普洱成為近來收藏的新星,隨著大陸藏家的崛起,白熱化的炒作,致使這個市場充斥著不少噪聲。出于對普洱茶的鐘情與熱愛,除了制作好茶,李鈺更希望的是如何分享好茶,于是她以普洱茶品牌“山青花燃”搭橋,不遠千里、不辭勞苦走訪云南山巔,只為探尋她心目鐘情的好茶,“就像云南大葉種滋味濃烈,天生天養(yǎng),我們遵從這種質(zhì)樸而不矯情、不加修飾的個性,再予悉心調(diào)制,這也是山青花燃所重視及堅持的價值。”
因看好臺灣藏家的實力和對普洱茶的熱愛,山青花燃特別選在臺灣舉辦新品發(fā)布,并推出收藏級生茶 -- “磅礴”,以被譽為“普洱之王”的老班章為主要原料拼配而成,老班章的威名,在藏家中的地位自是不言而喻。
所謂“紅酒看山莊,普洱看山頭”,由于氣候、海拔及光照的差異,不同山頭出產(chǎn)的普洱茶在質(zhì)量、香氣及口感也會有所不同,老班章來自中國大陸云南布朗山鄉(xiāng)老班章村,其先天優(yōu)渥的風土條件,孕育出老班章與生俱來的霸氣風味,也因它的辨別鮮明,曾創(chuàng)下十五年翻漲千倍、1公斤茶菁賣出約新臺幣85萬等驚人傳奇。“‘磅礴’,老班章原料占七成,由陳年6-10年不等的珍藏純料扎實地架起顯而易見的班章風味,再以三年陳老曼峨春茶的苦與甜、班盆老寨的香與鮮為輔料,以合宜的年份與拼配,呈現(xiàn)迷人獨特的茶香。”李鈺指出,“不僅如此,正因班章特色鮮明,茶氣勁霸,口感也顯得層次分明、回甘持久可長達2個小時左右。”
經(jīng)歷時間淬煉 品牌無形中增加價值
“從前臺灣人俗稱普洱茶為‘臭脯茶’,總認為普洱茶有一股經(jīng)過發(fā)酵的霉味,才是真正的普洱茶。”山青花燃臺中合作伙伴陳進發(fā)表示,“但在親身喝過八、九、十年的陳年普洱后發(fā)現(xiàn),茶飲本身并沒有霉味,特別是真正的好普洱,相當另人驚艷。”他表示,一款茶是否經(jīng)得起考驗取決于原料與工藝,透過與能夠信任的品牌合作,在它的把關下,茶莊選茶、制茶都有嚴格要求,“優(yōu)良質(zhì)量自然會深受市場肯定,經(jīng)過時間沉淀,就會在無形中增值。”
而自2016年品牌創(chuàng)立至今,山青花燃之所以能夠一直受到行業(yè)與藏家的關注,即是對于品牌的認可,而山青花燃不僅堅持做好茶,更在乎好茶如何誠實地與大家分享,同時李鈺也積極探尋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,像是臺北合作伙伴王冠懿,盡管是新興的品牌,也因價值觀相仿,一拍即合成為合作伙伴。
“在漫長的中華文化歷史中,茶,本身就離不開文化,并無需強包裝所謂的茶文化。”李鈺說,“也正因如此,不論是凡夫俗子或是皇室貴族,都有權利并能可以喝上一口好茶。然而,對我而言,茶是與時俱進的,做出與當代符合的好茶,便是山青花燃最重要的使命。”
原報道鏈接:https://www.businessweekly.com.tw/article.aspx?id=38600&type=Indep